你看,黄羊在奔跑
“你看,黄羊在奔跑!数一数,有多少只?”
“一、二、三、四、五、六,整整六只!”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黄羊形态各异、生动可爱,这是中卫中院在严格落实重大环境资源案件执行回访机制,到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实地进行走访调研看到的画面。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红外相机、样线法等方法,对保护区内的黄羊生物学特征、种群数量和结构、活动规律等进行调查监测,为制定黄羊的保护和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图片来源于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23年,中卫中院受理原告某环境研究所诉某被告公司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某环境研究所提出某公司实施的风电项目威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羊的生存环境,要求停止该风电项目。民三庭受理本案后,合议庭经认真分析双方证据、现场查看、组织庭审等,发现案涉风电项目系利用当地丰富洁净的可再生风能资源进行发电的绿色产业,可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涉案风电项目对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企业能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因素,法院最终认定案涉项目的建设未对项目范围内黄羊的生存环境产生损害,判决驳回某环境研究所的诉讼请求。该案系一起人民法院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生态关系的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判决生效后,本案即被列入重大环境资源案件执行回访名单,中卫中院定期与自然资源局、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沟通,持续关注当地黄羊生存状况及生态情况。建立重大环境资源案件执行回访机制,是中卫中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对于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涉环境资源案件,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一罚了之,而是在裁判后加强与环境资源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核查等方式,对环境修复资金落实情况,修复方案进度及成效、企业技改投入及生产经营、污染治理常态化开展等情况进行综合回访,督促相关主体依法依规开展修复工作,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修复情况,通过高质量绿色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通过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红外线相机及结合自然资源部门野外巡护管理人员的陈述,2022年活动在中卫北山境内的黄羊大概有20到30只,2024年大概有上百只。通过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辖区内动物的观测数据显示,通过持续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活动在中卫市的动物种类增加了72种,其中鱼类新发现5种、爬行类新发现4种,鸟类新发现61种,哺乳动物新发现2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向前迈进。经中卫中院对涉案企业回访,截至2024年10月,案涉风电项目的年上网电量44752万千瓦,减少消耗标准煤约13.6万吨,有利于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今年,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度环境资源审判十件典型案例。
中卫中院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依法审慎办理环境资源案件,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充分体现在司法审判中,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新中卫、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卫篇章提高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民三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