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聚焦执行质效,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通过推行执行工作新模式、探索“查人找物”新方法、完善执行联动新机制等举措,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效,维护司法权威,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推行“1中心+N团队”新模式,提升执行效能。“1中心”即执行指挥中心,“N团队”即执行局设置“速执团队”“普执团队”“终本管理团队”等多个执行团队。执行案件立案后,首先流转到执行指挥中心,批量发起首次网络财产查控,文书制作与送达等工作,根据查控结果,以有无足额财产可供执行、有无财产需要处置等为标准,及时将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分流至相应执行团队办理,做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特案专办”。自推行“1中心+N团队”工作模式以来,中卫中院平均结案时间由原来的79天缩短到50天,“速执团队”月均结案60件,占执行案件结案总量的60%,“执行完毕率”“执行标的到位率”等主要质效指标,均位于全区五市中院前列。
探索“1+2+3”工作法,深化“查人找物”。执行工作中人难寻、财难找是常态,如何破题?中卫中院摸排探索出“1+2+3”小标的执行案件“查人找物”工作方法,“1”即立案后在“ 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进行一次查询,“2”即两次询问,询问基层网格员、被执行人的邻居亲友,“3”即三次查询,在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社保中心查询被执行人办理业务时预留的联系方式及住址。今年上半年,通过网络查控1600余次,询问网格员、邻居亲友查找到被执行人200余人,通过三查寻找被执行人240人,有效破解“人难找、物难寻”的执行工作难题。同时,用好执行悬赏“利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督促失信被执行人尽快履行法律义务。
构建“法院+N”联动网,凝聚执行合力。持续加强与公安、检察等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常态化、长效化联调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切实解决“查人找物难”“送拘难”“拒执打击难”等执行工作突出问题。深化与公安机关的执行联动,定期向公安机关移送协助查找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实现“对未履行生效判决义务且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相关信息查询和信息共享,加强协作配合,建立通报机制,及时反馈查人找物情况。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46人次,查封车辆189辆。与检察机关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针对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义务、转移隐匿财产等典型行为,统一犯罪构成要件认定、法律条款适用等,依法联合打击拒执犯罪。与中卫市医院合作,开通送拘体检绿色通道,实行送拘体检一站式办理,司法拘留送拘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1.5小时,有效提升执行效率。与中卫市拘留所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完善司法拘留工作制度,加强拘留监管,有力打击被执行人的侥幸心理和嚣张气焰。
执行工作是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最直接体现。下一步,中卫中院将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狠抓执行办案第一要务,持续优化执行资源配置,努力提高执行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用“看得见”的执行力度兑现“摸得着”的司法温度,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